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现在距2018年高考还有 [ ] 天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语文(二)教师版
2017-5-4
点击数:  8251
  • 绝密 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二)

    本试卷共16,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2017大庆实验中学)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乡绅到新乡贤

    在传统农业社会,常常以“乡绅”或者“乡贤”来称呼乡村中的精英人士。乡绅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特有的行政结构有关。自秦到清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地方的行政机构设置到县一级为止这一点基本上没变。县以下的乡村,其直接的管理事务都由乡绅来完成。能够担任乡绅这一角色的,通常是有一定的经济地位、社会威望以及文化修养的长者。这一传统的乡村自治方式,被称为“乡绅政治”。在国家意志传达到普通乡民的过程中,乡绅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这样的权力结构与当时的农业自然经济及组织能力是相适应的。传统乡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求具备众所公认的道德品质。它直接来源于儒家思想提倡的“贤人政治”。从本质上来看,下层的乡绅政治是上层贤人政治的延伸。孔子认为,国家、家庭、个人这三者之间联系的基础在于道德,从个人道德的完善开始,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目标。贤人政治既是我国传统政治道德化的基本趋向,也是传统政治架构的理想蓝图。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尽管上层统治者 一直提倡个人道 德与治国之间的关系,但权力的本性也导致它无法在现实中落地生根。真正将贤人政治这一思想落实到社会生活中的,大概只有中国传统乡村的“乡绅政治”。

    传统乡绅的底层出身,使得他们在与民众广泛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深刻地体察民间现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解民怨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读书来感受圣贤的教诲,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维护者,并进一步成为道德典范。这一套乡绅自治体制在小农社会和熟人社会中的运行效果良好,使得传统的乡村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状态。乡绅是贤人政治社会化与结构化的重要体现,他们在改善民生和谋利桑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乡贤。

    乡绅之所以能 够被认可,与乡村自治制度是紧密相连的。换而言之,如果皇权的力量深入到了乡村,则乡绅这一特殊群体根本不会存在。今天我们提倡新乡贤,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于当代中国的农村治理实行的仍旧是自治制度。当代中国的基层政权设置已经下放到了乡镇一级。乡镇具有高度的行政性,对村委会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只是它不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这使得乡村治理形成了“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并存的模式。

    新乡贤并不通过权威机构认定,也不由政府部门任命,而是由社会和乡民自主认可的。他们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但又具有延续了传统乡绅的优秀品质。新乡贤从乡村走出,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取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之后,又以此回馈生养自己的乡村。他们不忘本,有担当,正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贤是传统农业社会中贤人政治社会化与结构化的重要体现,新乡贤是中国当代社会中不忘本、有担当的新的社会群体。

      B.在孔子看来,治国平天下宏愿的实现基于个人道德的完善,而乡绅只能通过读书来感受圣贤的教诲,来完善自身的道德。

      C.传统社会中乡绅可以把国家意志传递到民间,要实现传统政治架构的理想蓝图,需要依靠有乡绅参与的乡绅政治。

      D.乡绅能被政府、乡民认可与乡村自治制度有着紧密的关系,乡绅一方面是官方意识形态的维护者,另一方面代表了当地乡民的利益。

    【解析】“乡绅只能通过读书来感受圣贤的教诲”的说法不准确。          

    【答案】 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乡村中有一定经济地位、社会威望和文化修养的长者常被称为乡绅,他们在改善民生、为家乡谋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B.乡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解民怨的作用,是因为他们本身是底层出身,在与民众广泛接触的过程中能深刻地体察民间的社会现实。

      C.作为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乡绅政治是真正能够将贤人政治这一思想落实到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乡村治理方式。

        D.在当代中国农村仍旧实行自治制度的背景下,新乡贤是由社会和乡民自主认可的群体,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析】“作为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错误,乡绅政治有权力管理事务但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传统社会中,成为乡绅就必须具备众所周知的道德品质,而这种道德品质直接来源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架构。

        B.贤人政治在传统社会是道德和权利管理的融合,是我国传统政治道德化的基本趋向,是理想中的传统政治架构。

      C.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形成了“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并存的模式,这种治理模式比传统乡村社会的乡绅政治更为完善和有效。

        D.传统的乡村社会能够保持长久的稳定,与乡绅的道德典范作用和我国古代社会实施的乡绅自治体制有着密切关系。

    【解析】“这种治理模式比传统乡村社会的乡绅政治更为完善和有效”于文无据。

    【答案】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史学大师阎宗临    夏明亮

    1904年阎宗临诞生在山西省一户农民家庭。他自幼喜欢读书,苦于家境窘迫,上小学时经常步行三十多里山间小路到表兄家借书阅读。小学毕业后,父亲想送他到县城里的店铺当学徒,早点赚钱贴补家用。表兄深知这个表弟嗜书如命,读下去可能会挣个好前程,于是主动提出每年资助二十元,这样他的读书生涯才未致中断。1919年,阎宗临考入五台县川至中学,毕业时,化学老师乔松岩先生建议他去北京报考高等师范。当时家里再也拿不出钱来,他就拿着先生给的十元钱,孑然一身前往北京。

    ②因在中学数理化和外语基础太差,阎宗临没有考取高等师范,坐困愁城,维持生活成了问题。经朋友劝说,他报考了梁漱溟先生在山东曹州开办的重华书院,斩获第一名。先生爱才心切,亲自到旅店看望。得知阎宗临的困境后,他慷慨允诺为这个穷学生负担食宿并免除学杂费。

    ③重华书院的课程以儒学、佛学和印度哲学为主。阎宗临试读了一段时间,对这些课程提不起兴趣,还是想读文学或历史学。他思虑再三,毅然向梁先生辞行。先生不阻青年人之志向,欣然放行。这段相处虽时间不长,但先生那渊博的学识、宽厚的为人,给青年阎宗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④一个偶然的机会,阎宗临结识了留法归国的学生华林。华林得知阎宗临想读“洋书”的理想后,竭力劝说他赴法勤工俭学,并应允代他在法国联系工作事宜。

    ⑤历经一个多月的海上颠簸,阎宗临终于到达法国马赛港,通过法华教育会进入公学开始学习法文,同时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经历了整整五年的打工生涯,阎宗临于1929年冬天正式注册为瑞士伏利堡大学文学院学生,主攻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化课程。

    ⑥拉丁文晦涩深奥,在语言学界有“死文字”之称。学校规定,东方国家的学生可以免修拉丁文,学校里几位日本籍学生知难而退,申请免修,只有阎宗临这个中国学生硬着头皮选修了拉丁文。在阎宗临看来,这不仅是因为要获得伏利堡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必须通过拉丁文考试,更是因为西方历史原著大多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不学通拉丁文,就无法真正理解欧洲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本着“触摸欧洲文化灵魂”的精神,经过三年多的刻苦学习,阎宗临熟练地掌握了拉丁文,听说读写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33年夏,阎宗临获得瑞士国家文学硕士学位。

     192911月,阎宗临拜访了心仪已久的罗曼·罗兰先生。在一间堆满书籍的接待室里,他与罗曼·罗兰开始了一场超越年龄、语言、国籍等诸多界限的敞开心扉的畅谈。他们从托尔斯泰谈到中国的辜鸿铭,从《阿Q正传》谈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两人越谈越契合,越谈越投机。罗曼·罗兰非常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深为欧洲人对中国的不了解而感到惋惜。

    1937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阎宗临再也无法在书斋中安坐下去,他毅然向岱梧校长辞行。校长再三挽留,说瑞士是中立国家,不会有战争的危险,而且他可以帮助阎宗临取得瑞士国籍。阎宗临婉言谢绝了,他说:“国家有难,留在国外怎能安心?外国人也会看不起你!”

    ⑨回到战乱中的故乡山西,阎宗临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到阎锡山的太原绥靖公署担任外文秘书,一是到山西大学担教授。作为受过西方民主文明洗礼的自由知识分子,阎宗临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后者。

    19386月,阎宗临应广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任仁之邀,赴桂林受聘出任广西大学历史系教授。身处战乱之中,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阎宗临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心血,为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贡献一份华夏学人的绵薄之力。正如他在《罗马史》自序中所写的那样:“一个读书人,在那离乱之时,外面秩序破坏如同沙漠中的生活,所可求者,只有设法安定内心的纪律,埋头工作,我运用这种愚蠢的认识,试将所授之罗马史,整理成书。这并不是一种如何新奇的著述,这只是一个清苦的中教授,苦守他的战时岗位……”

    在桂林的六年是阎宗临一生中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在教学之余,他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写作了大量学术论文,在他去世后结集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文化史论》《中西交通史》三部著作,共计六十余万字。

    阎宗临在欧洲生活十三年,其中五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对欧洲社会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他刻苦攻读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从本科直至博士,对欧洲又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加之他又有深厚的国学根底,真正实现了中西会通,因此他的学术著作被史学界誉为“多年来罕见的一种真学术”,而且这些著作又大多是在他四十岁之前完成的,这在20世纪的史学界真可谓凤毛麟角,“大师级学者”的称号对他而言实属当之无愧。

                                                     (摘编自夏明亮《阎宗临:史学大家的辉煌与遗憾》)

    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阎宗临家境贫寒,由于他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所以多次得到别人的帮助。表哥每年资助他二十元,中学老师乔松岩以实际行动支持他赴京参考,梁漱溟先生免除他的学杂费。

    B.因为对重华书院的课程没有兴趣,阎宗临便离开了重华书院。他虽然与梁漱溟先生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梁先生对他的影响并不小。

    C.虽然拉丁文有“死文字”之称,但阎宗临为了真正理解欧洲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毅然选修了拉丁文。通过他的刻苦学习,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拉丁文。

    D.罗曼·罗兰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文化也相当熟悉,但他还是为自己不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而内疚,为欧洲人不了解中国而惋惜。

    【解析】A 项,“他聪明好学,成绩优异”错,一是于文无据,二是从原文“因在中学数理化和外语基础太差,阎宗临没有考取高等师范”可推断,他的成绩并不突出。

    【答案】A

    5.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阎宗临初中毕业后,拿着乔松岩老师资助的十元钱,只身一人前往北京报考高等师范。这为他后来成为史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阎宗临回国后,拒绝了外文秘书一职,而选择了山西大学教授,说明他对当时国民党统治缺乏民主的强烈不满,以及他对民主的追求和向往。

    C.阎宗临说“我运用这种愚蠢的认识”“苦守他的战时岗位”表明他在国家离乱之时,以一个文人的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国家排忧解难。

    D.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欧洲社会,有助于自己更好地攻读欧洲的历史和文化,阎宗临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历了五年的打工生涯。

    E.阎宗临的学术著作被誉为“一种真学术”,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将深厚的国学与对欧洲社会、历史、文化的理性认识融合起来,实现了中西会通。

    【解析】A 项,只是介绍了阎宗临少年时的求学经历,而且他的这段经历与他成为史学大师无关。B 项,“说明他对当时国民党统治缺乏民主的强烈不满”于文无据,属于主观臆断。D 项,“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欧洲社会,有助于自己更好地攻读欧洲的历史和文化”错,他打工是迫于生计,只是这种生活客观上有助于他了解欧洲。

    【答案】C E

    6.阎宗临并没有因为梁漱溟先生对他的优待而违心地留在重华书院学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5分)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阎宗临的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解答时要扣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谈对理想的坚持,同时由于梁漱溟先生对他巨大的帮助,所以还应联系感恩的话题来谈。

    【答案】阎宗临的做法可以理解,应该给予支持。(1 分)①阎宗临对重华书院开设的课程并无兴趣,他的兴趣在于文学和历史学。(1 分)生活中爱好、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我们不能随便放弃自己的爱好与理想。(1 分)②如果阎宗临违心地留在重华书院,中国可能就少了一个史学大师。(1 分)他尊重自己的爱好选择离开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是对梁漱溟先生最好的回报。 (1 分) (答不赞同阎宗临的做法,言之成理即可)

    (三)(2017酒泉市联考)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牛 鞭 缰 洪孟春

    在我老家,管买牛、卖牛的中间人叫牛鞭缰。牛鞭缰是七爷的职业,准确地说,只能算兼职,因为七爷世代务农,主业是农民。

       七爷在十里八乡名气挺大,这源于他的绝活儿。人们把牛牵到跟前,他只要打量几眼,赶着牛就地走一圈,就能说出这头牛大致的体重、脚力,以及对拉犁耕地的熟悉程度等等。他还可以左手扯着牛鼻子,右手揭开牛嘴巴,并把手伸进去,在里面摸索一番,然后准确地说出牛的年龄。这一招,人们最为佩服。每每这时,人们都很惊奇地问七爷:“不怕牛咬你?”

        七爷总是嘿嘿一笑:“不会的,一物降一物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里各家各户种田犁地,都靠牛。隔三岔五的,东家要买牛,西家想卖牛,自然少不了七爷。七爷从买卖中收取一点佣金,贴补家用。七爷收佣金挺随意,遇上家庭困难的,七爷心软,给点也行,不给也行。在那个全靠从地里刨食的年代,还能做一份兼职,比普通农民多挣一些活钱,七爷很知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好日子总让人羡慕。不少人看着七爷过得挺滋润,就想拜他为师。可七爷没答应。七爷自有他的想法。他不是不想收徒弟,只是没到时候。当时,十里八乡,牛鞭缰就此一家,别无分号。同行多了,活儿自然就少了。七爷是想,等他老了,做不动了,再收个徒弟,怎么样也得把牛鞭缰的衣钵传下去。

        那一年,七爷五十五岁。正值春耕,村里石伢子的父亲突发急病,死在秧田里。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剩下孤儿寡母,石伢子娘让石伢子去求七爷把家里的牛卖了,给他爹办后事。

        石伢子把事一说,七爷却犯了难:现在正搞春耕,谁会买牛呀?要买的都在春耕前买好了。可石伢子家等钱办丧事,孤儿寡母的,怎么办?

        七爷回到家的时候,主意就有了。他把家里仅有的八百块钱存款取了出来。七爷是这么盘算的:这牛自己买下来,先把钱给石伢子家送去,等他们办完丧事,搞完春耕,再把牛牵回来,另找买家。

        七爷的举动,对石伢子一家无异于大旱逢甘霖。事后,石伢子娘带着石伢子,专门登门道谢。一进门,石伢子就跪在地上给七爷磕头。石伢子磕头的时候,石伢子娘掏出一个包封,求七爷收石伢子做徒弟。面对母子渴望的眼神,七爷有点心动。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可以是可以,但现在不行,如果真想学,就过两年吧,反正,伢子还小,不耽误。”

        师没拜成,石伢子娘只好狠下心,让石伢子跟着他堂兄去城里搞建筑,做小工去了。

        七爷做梦也没想到,自石伢子之后,再也没有人找他拜师学艺。随后几年,找他买牛卖牛的也越来越少。刚开始,七爷纳闷儿,难道是石伢子找他拜师时心太狠,遭了老天的报应?每每想起这事,七爷就愧疚,觉得对不住石伢子他娘。七爷一直在心里期待,石伢子哪天突然回来,找他学艺。七爷甚至想,哪怕一分钱的包封也不收。

        令七爷没想到的,不止是村里的牛越来越少,压根儿是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一个个外出打工,在家种田的,大多是老人。老人体弱,没力气用牛耕地,要耕地时都请田耕机。可七爷觉得,还是牛耕的地好,深耕,细活,水稻的产量也要高很多。所以,七爷一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直坚持养牛。后来,七爷家的牛成了村里唯一的牛。

        不用牛耕地也就罢了,更让七爷郁闷的是。既然有这么先进的田耕机,总该好好种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田了吧?可不是这回事,原来水稻都是种双季,可现在基本上只种一季了。有些人家甚至连一季也不种,直接抛荒。七爷看着心痛。

    七爷六十六岁那年,也是春耕时节。一直在家守寡的石伢子娘突然被石伢子接到城里去了。村里传说,石伢子当包工头发财了,在城里买了房子,讨了堂客,家里的责任田也不要了。还听说,连户口也迁到城里去了。

    七爷听到这些消息,心里空落落的。吃饭都没胃口。过了几天,竟然病了,又过了几天,竟然死了。七爷临终前说:“牛鞭缰……没人学,事小,田没人种……”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在我老家,管买牛、卖牛的中间人叫牛鞭缰”开头,不仅开篇自然点题,解释了牛鞭缰这一职业,而且表明七爷的故事是真人真事。

    B.七爷为当年石伢子拜师学艺的事心里愧疚,又怕遭了老天的报应,所以就想要收石伢子为徒,弥补当年的过失。

    C.七爷对牛的习性非常熟悉,他敢把手伸进牛嘴巴,并不怕牛咬他,这表现了七爷看牛的本领高强,更彰显了他的大无畏精神。

    D.作者叙写七爷临终的话言简义丰,交织着七爷困惑、心痛和失望的情绪,读罢令人唏嘘,又让人深思。

    【解析】A项“真人真事”不正确。B项,“遭了老天报应”是七爷揣测没人跟他学艺的原因,想要收石伢子为徒,也是怕手艺失传。C项,“彰显大无畏精神”的说法不正确。

    【答案】D

    8.七爷临终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入城市,造成大片的土地荒芜,农村空壳化。许许多多的农村技艺和传统手工艺无人继承,退出了历史舞台。七爷的遭遇便是这些变化的缩影,而这也正是社会变革正在经历的阵痛。(答出一点给2分,答全给5分,意思对即可。)

    9.“牛鞭缰”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使情节集中紧凑。刻画人物的作用,七爷形象主要通过“牛鞭缰”表现出来的。象征作用。“牛鞭缰”象征传统的技艺和工艺精神。④表现主题作用。借“牛鞭缰”的消失,揭示了社会变革。(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2017黄冈中学八校联考)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督广东学政。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在川、陕严治刀匪、啯匪,屡擒其魁置之法。

    先是,永昌回乱,迤西道罗天池滥杀,不分良莠,众回益扰。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急于主抚,降者辄复叛。至是,缅宁匪首马国海被剿亡走,潜结云州回马登霄、海连升等复起事,迤西大震。星沅追论肇乱之由,长龄、天池并获谴。二十七年,遣兵进剿,解散被胁回众,首逆就歼,余匪肃清。诏嘉其功,加太子太保衔,赐花翎。寻调两江总督。 

    星沅未第时,客陶澍幕中,为掌章奏。又历官江南,习于盐、漕、河诸利弊。时度支告匮,廷臣主南漕改征折色,于北省采买。星沅谓折多征收不易,折少采买不敷。谷贱银贵,民间展转亏折。且州县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难。迭疏论列,折色之议遂寝。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谒梓宫,复以母老陈请归养。会广西匪乱方炽,起林则徐督师,卒于途,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是年十二月,抵广西,驻柳州。时左右江匪氛蔓延,诸贼尤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悍。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皆以贻误黜去,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提督。二人者并有重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剿,贼由大黄江、牛排岭窜新墟、紫荆山。星沅檄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兵追蹑,贼复窜武宣。荣、天爵各进击,贼踞东乡,两军攻之不克。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寻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赴湖南防堵,将以代之。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遗疏言:“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殁后敛以常服,用彰臣咎。”文宗览而哀之,依总督例赐恤,赐金治丧,存问其母,子二人命俟服阕引见,谥文恭。子桓,官至江西布政使。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有删改)

    【注】①折色: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B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C.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D.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解析】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答案】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粮道”,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 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

    B.“迤西”,明清时称云南西部地区,大致包括现在大理、丽江、永昌等地。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C.“花翎”,清官员、贵族冠饰。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

    D.“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丧服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此之谓“五服”。

    【解析】根据上下文意思,这里的“粮道”指官名,明清两代都设督粮道,督运各省漕粮,简称“粮道”。

    【答案】A

    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星沅治官有方。在广东督导学政时,在川陕治理匪徒时,发现问题后均及时整治,并处理得当,效果显著。

    B.李星沅办事有理有据。在追究永昌回乱的缘由时,认为祸乱不仅与匪首有关,还与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政策失当有关。

    C. 李星沅经验丰富。在讨论“南漕改征折色”问题上,认为这一做法不妥,可能会导致官员贪污腐败,上下其手。可惜皇上及众臣并未听从,依旧推行。

    D.李星沅得到皇上尊敬看重。在其死后,文宗悲伤哀痛,褒封谥号,授予抚恤金,并厚待李星沅的母亲和儿子。

    【解析】原文“迭疏论列,议遂寝”,这件事最终废止不行,并没有继续推行。

    【答案】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5分)

     

    2)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5分)

     

    【答案】(1)广东读书人大多善于打官司,(星沅)发文在全省范围登记热衷追求打官司的书生,并发布公文治理这件事,士风因(此)得以肃整。(健,1分;檄,1分;籍,1分;干,1分;以,1分;)

    2)星沅因为处理事情的职权不统一,上奏请求专门选拔统帅率领军队督导围剿,皇帝下诏斥责他推卸责任。(一,1分;特,1分;简, 1分,将,1分;诏1分)

    【参考译文】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十五年任广东学政。粤地读书人大多善于打官司,(星沅)发文在全省范围登记热衷追求打官司的书生,并发布公文(下令)整治,士风因(此)得以肃整。任期满后,被授予陕西汉中知府,历任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在川、陕严厉整治寇匪,多次擒获他们的首领并将其绳之于法。

    这之前,永昌发生回乱,迤西道罗天池胡乱杀人,不分好人坏人,众多回人更加滋扰生乱。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急于主张安抚,投降的人动不动就又反目叛乱了。至此,缅宁匪首马国海被追剿而逃亡,暗中勾结云州回人马登霄、海连升等再次发动叛乱,迤西大为动荡。星沅追究造成祸乱的缘由,长龄、天池一并受到责斥。二十七年,派遣军队进行围剿,解散被胁迫的回族众人,造反作乱的首领被歼灭,其余的匪徒也被消灭干净。(皇上)下诏嘉奖他的功劳,加封太子太保官衔,赐花翎。不久调任两江总督。 

    星沅没有中第时,寄居在陶澍幕府,掌管章奏(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又先后连任官职江南,熟悉盐、漕、河诸多利弊。当时度支(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的官员)诉说用度缺乏,朝廷大臣主张南粮改为用征银布帛等代替,在北方省份采购粮食。星沅说折银太多征收不容易,折银太少采购不够。粮食低贱银两贵重,民间经过太多环节损失亏耗。且州县以此为借口额外勒索,官吏玩弄手法,串通做弊,防备他们都很难。(星沅)屡次上疏论述,改征的提议于是废止不行。 

    三十年,宣宗驾崩,(星沅)赴京拜谒皇帝的灵柩,又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奉养。恰逢广西匪乱正盛,最初起用林则徐为督师讨伐,(却)在途中去世,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这年十二月,抵达广西,驻守柳州。当时两岸的江匪发展势头日益蔓延,众多贼匪尤其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剽悍。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都因为贻误战机而被免官,周天爵、向荣继任为巡抚、提督。二人者都有很好的名声,但都颇为自负,意气用事,谋议总是不一致,星沅调和他们的意见,仍然不能使他们协调一致,军事很多时候相互牵制掣肘。咸丰元年春,向荣进军围剿,贼匪由大黄江、牛排岭窜入新墟、紫荆山。星沅发文总兵秦定三、李能臣率领滇、黔军队循迹追剿,贼匪又窜入武宣。荣、天爵分头进击,贼盘踞东乡,两军攻打不下。星沅因为行使指挥职权不能统一调度,上奏请求专门选拔统帅率领军队督导围剿,皇帝下诏斥责他推卸责任。不久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赶赴湖南防堵,将让他们代替李星沅。赛尚阿至湖南,就被授予钦差大臣,赶赴广西督导军队,命星沅回湖南治理防务。四月,星沅竭力快速赶赴武宣前敌督战,到达已经非常疲惫,几日后在军中去世。遗言上奏:“贼不能消灭,是不忠;父母不能终养,是不孝。死后用常服收殓,用以表明我的错误。”文宗看后非常伤心,依据总督的规格赐予抚恤金,赐予金钱置办丧事,恤问他的母亲,下令他的两个儿子等服丧完毕后引见朝廷,授予李星沅“文恭”的谥号。李星沅的儿子李桓,后来官至江西布政使。

    (二)(揭阳一中)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四言诗,完成1415题。(11分)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E.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解析】A项错在对诗中“危”的理解上,这里的“危”是高的意思,不是指危险.D项“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错,应是第一句与第四句写近景,第二句与第三句写远景.

    【答案】A(2分)D3分)

    15.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解析】此题有两小问,第一问要求描述画面,抓住“江童”“,山女”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动作进行描述即可;第二问要求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作答时要紧扣前面的画面描述展开.

    【答案】描写了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地划船(2分),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2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辛弃疾在《永遇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但只怕也会有“             ”的结局。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上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感到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             ”这一句述说了自己早年穿着落魄处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间的状态。

    【答案】(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余则缊袍敝衣处期间

    II  表达题

    三、(2017莆田六中)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1月16,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B.在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名人”辈出,而过去要成为名人必须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才能通过薪火相传、书籍记载等方式广为人知。

    C.在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

    D.他读了青年作家郝景芳的获奖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后,掩卷沉思,惊觉人生如梦,白云苍狗,因此不必执念太多,要学会放手。

    E.特朗普早在大学时代就孜孜不倦地汲取商业领域新知,加上父亲耳提面命的教诲,年轻的特朗普就已蠢蠢欲动,欲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解析】(A.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合乎语境。B.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这里望文生义,应为“口耳相传”。C.无稽之谈,指毫无根据的说法。产品是无稽之谈。搭配不当。D.白云苍狗,本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合乎语境。E.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这里褒贬有误。)

    【答案】A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美韩两国防务部门当日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决定在驻韩美军部署“萨德”系统,将影响东北亚安全形式,导致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B 有网友认为,特朗普的对外经济政策是围绕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的,其若当选,与美国有这大额贸易顺差的国家的贸易盈余将减少。

    C 2016年9月1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开始施行。法律明确禁止的,是个人开展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

    D 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掌握了千真万确的史实,而且能够培养起真正热爱和平、守卫和平的认知。

    【解析】(A是“联合声明”还是部署“萨德”“将影响东北亚安全形式,导致地区安全格局 发生重大调整”,表意不明。B “围绕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句式杂糅。D “培养……认知 ”搭配不当,应该是“培养…信念”。 )。

    【答案】C

    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欣赏写景美文的同时,我们很快联想到咏物佳作。景与物有时是难解难分的。物的概念很宽泛,除了人,其他一切    可以统统称作物,    景物不同于动物,动物不同于植物,景物与植物又有密切关系。有些“物”可总称事物,而某一件又不能等同于事物。    写人的一部分,如手、脚、衣、饰,到底属于“写人”还是“咏物”?看起来很复杂。    ,细分是不必要的,文学艺术毕竟不同于其他学问,    从审美出发,于描写对象、方法上大致划分,    赏析,能够意会即可。

     

    A

    也许

    虽然

    假使

    然而

    只须

    惠于

    B

    抑或

    不过

    如果

    本来

    只有

    利于

    C

    或许

    但是

    倘若

    其实

    只要

    便于

    D

    大抵

    可是

    若要

    但是

    无论

    利于

     

    【解析】(根据①可排除D,根据②⑥可排报价A,根据④可排队B,根据⑤可排除BD

    【答案】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任何人活在世上,                                 。认真说来,人的物质活动、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仅是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唯有人的信仰生活是指向整体世界的。                               ,未必是对某一种宗教的皈依,或对某一位神灵的信奉。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

    【答案】①总是和世界建立某种关系 ②而非与整体世界的关系 ③所谓人的信仰生活(人拥有信仰生活)

    21.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创意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有关内容,根据文意补充设计,或描述生活或陈述见解。要求:句式大致相同,语意相关。(6分)

            筷子,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它所传达的,是启迪,是传承,是明礼,是守望,是关爱,是感恩,是睦邻……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启迪;

        幼儿时,                                               

        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

        长大后,                                               

        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

    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把握图片的外形特点,注意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②说明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③对图片的含义要联系具体的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能随意的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④采用规范的说明性的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⑤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力求避免遗漏内容。

    【答案】示例:妈妈鼓励你尝试用筷子夹起生活的喜乐年华,是一种传承(2分)

            (点明是妈妈的行为2分,点出关键词传承1分。)

    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一块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3分)

            (点明是你的行为2分,点出关键词感恩1分。)

    四、(2017鞍山一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近日,一部由孩子们主演的少儿版《白蛇传》早某卫视播出,节目模式以“小孩演大剧”的形式“演文化经典、学文化经典”。在这部翻拍剧中,小演员都不到十岁,可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演绎得生动传神,让网友惊呼“神还原”。在一片惊叹声中,有人质疑:一群小孩演绎爱情故事,利用了孩子们的童真,有哗众取宠之嫌;也有人不以为然: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多种方式让孩子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角度,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你认为以上建议中哪一条最不可思议,而又极有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注意材料的最后部分“一群小孩演绎爱情故事,利用了孩子们的童真,有哗众取宠之嫌;也有人不以为然: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多种方式让孩子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结合这句话明确观点,加以证明。这类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1.关于时评。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 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样式。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 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2.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精彩分类
互动交流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辽ICP备08005471号 

友情链接:辽宁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