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现在距2018年高考还有 [ ] 天
精彩分类
互动交流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017-5-19
点击数:  15594
  • 【真题导航】

    2015年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 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 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 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难度较小。“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与原文不符,原文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其发行目的为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

    答案解析

     

    【学法点拨】

        1.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一般是指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

        2.筛选整合信息“两步走”

        第一步:从审读题干入手,通盘把握。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的筛选整合信息类题目,大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从设问的形式上看,主要有“符合”“不符合”“正确”“不正确”等提问方式;从筛选范围上看,有的立足于全文,有的立足于对原理、过程、特点等具体阐释的文段。不管题目要求筛选什么样的信息,都必须通读文本,摸清文本的基本内容,把握行文脉络。

      第二步:从甄别选项与原文语句入手,细究差异。

      既然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命题者一般就不会直接摘抄原文语句,而是选择一些关键词句,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组装”“焊接”。因此,考生在具体解答时要注意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比较分析,审其有无,辨其真伪,定其主次。对于压缩概括式语句,考生要看信息有无遗漏;对于语序变化式语句,考生要看语句之间的关系是否改变;对于句式变换式语句,考生要看其表意是否准确等。

     

    【精选精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间接、侧面回答,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两个重要特点: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珠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琵琶的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能把“尖、堂、松、脆、爆”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1
    .下面各项陈述中,最能说明“通感”特征的一项是(      3分)
    A
    .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 
    B
    .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 
    C
    .珠与玉的光彩,有着东方人的含蓄之美。 
    D
    .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琵琶最具珠玉之美。 
    2
    .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
    .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
    .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
    .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3
    .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赴。 
    B
    .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 
    C
    .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 
    D
    .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 
    4
    .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 
    B
    .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 
    C
    .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 
    D
    .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辽ICP备08005471号 

友情链接:辽宁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