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现在距2018年高考还有 [ ] 天
200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2008-6-8
来源:未知
点击数:  9859        作者:未知
  •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
    ②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北宋汴州之金明池,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苏州之虎丘、扬州之瘦西湖,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③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王国维说过“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夸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④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近年采也有不少成功的尝试,由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其中一例。该建筑地处著名的苏州园林忠王府和拙政园旁边,楼层不高,灰白色调,青砖铺地,窗格透绿,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它继承了苏州园林和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的灰白色调和传统的粉墙黛瓦非常协调。不仅如此,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建筑群。前者为欧洲古典建筑,凝重、端庄、厚实,代表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而后者多为造型奇特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富有现代感,代表了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以后的新上海形象。这两组地标都切合上海海派文化的历史文脉,又互为映衬,以黄浦江为界,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双城记”,成为今天上海最显著的标志。
    ⑤强调城市新地标要与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不是说一味复古,不要创新,只是说创新首先要有个文化底色和基调,这个底色和基调就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如国家馆的“故宫红”色调就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但无论国家馆还是地区馆又都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和谐一致。世博中国馆的建设,将为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留下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也给今天和未来的上海留下一座新的城市地标。
    1.第②段中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用意是      。(2分)
    2.第③段“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一句中“败笔”的意思是      (2分)
    3.对“历史文脉”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城市地标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应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
    C.历史文脉也是王国维说的城市“政治与文化之标征”。
    D.城市新地标与历史文脉相协调要有文化底色和基调。
    4.阅读第④段,简述城市新地标与原有地标之间的关系。(3分)
    5.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80字序右)( 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22分)
    灯笼红
    ①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②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坑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
    ③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母这么叫,第一个“娘”读入声),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我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
    ④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问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
    ⑤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⑥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
    ⑦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6.家乡的女人把丈夫叫“汉子”,曾祖母却这样叫“我”,这是因为    。(1分)
    7.阅读第⑤段画线的两处细节描写,辨析曾祖母心理上的差异。(2分)
    8.文章为什么用“一些梦一般的事迹”来概括曾祖母留给“我”的记忆?(2分)
    9.第⑥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
    10.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本文富于诗意,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
    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
    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
    D.本文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
    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F.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
    11.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3分)
    12.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5分)
    (三)默写(任选6空)。(6分) .
    【注:考生答题超过6空,按前6空顺序评分】
    13.(1)     ,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苏洵《六国论》)
    (3)          ,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4)       ,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5)何时倚虚幌,       。(杜甫《月夜》)
    (6)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中庸》)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      (篇名)。(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l题。(16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      。(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①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
    ②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如辞贵游①而侣韵士干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②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于悲夫悲秋者也。
    ③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
    ④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日:“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
    [注]①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②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
    22.第②段画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分)
    23.对“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
    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
    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
    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
    24.“悲秋”是古人常有的感慨,文中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字是      。(1分)
    25.第③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3分)
    (1)         (2)         
    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分)
    二、70分
    27.作文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语文试卷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80分
    (一)(15分)
    1.2分 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焦了城市的魅力(1分),彰显了城市的特色(1分)。
    2.2分 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1分)新地标(建筑或景观)(1分)。
    3.3分 B
    4.3分 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答对一点得2分)
    5. 5分 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一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2分,必须出现三点:国家馆、斗拱造型、“故宫红”色调。答出两点得1分),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1分,必须出现两点:地区馆、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1分),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幢憬(分)。

    (二)(22分) 
    6.1分 曾祖母热切盼望“我”成长为顶天立地汉子 (必须答出“热切盼望”或者意思相近的说法)
    7.2分 前一处体现了曾祖母的热切心理后一处显示了她的满足感。(答对一点得一分)。
    8.2分 留下的印象时间已经久远;都是不完整的、片断性的;美好的。 (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
    9.3分 我深感曾祖母对自己的影响深远(1分)。至今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1分)。
    这影响有物质层面上的关心,更是有精神层面上的滋养(1分)。
    10.6分 C E 
    11.3分 本文语言本色、平实(1分)。文章主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1分),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1分)。
    12.5分“灯笼红”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果实的芬芳甜美(1分),“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的意象突出了生命本身的温厚和博大(1分)。二者既是对曾祖母生命价值和特点的恰当形容(1分),也具有内在的关联(1分),并形象地说明了曾祖母对“我”的养育之恩(1分)。

    (三)(6分)
    13.(6分)
    (1)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2)如弃草芥。(3)草木有本心。(4)其人虽已没。(5)双照泪痕干。(6)皆若空游无所依。(7)知耻近乎勇。

    (四)(8分)
    14.1分《游褒禅山记》
    15.3分 B
    16.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五)(8分)
    17.4分 (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18.2分 B
    19.6分(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亡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
    20.2分 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21.2分 深明大议(1分)、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六)(13分)
    22.2分 形象直观地(1分)表明作者对秋的喜爱(1分)。
    23.3分 C
    24.1分 动
    25.3分(1)与山相知之乐(2分),答“恍然之乐”得1分)(2)家居之乐(1分)
    26.4分 开头交待了“寻秋”的缘由(1分),结尾点明诗集的主要题材(1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1分)。“寻秋”作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
    二70分
    27.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其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其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满3个扣分,至多扣5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精彩分类
互动交流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辽ICP备08005471号 

友情链接:辽宁省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