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现在距2018年高考还有 [ ] 天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2008-6-8
来源:未知
点击数:  12120        作者:未知
  •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南语文卷评分细则及答案详解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飒爽sà 框架kuàng 榛莽zhēn 大厦shà 
    B.睦邻mù 河畔bàn 栖息qǐ 文牍dú 
    C.发酵xiào 混淆xiáo 绥靖jìng 楔子xiē 
    D.手绢juàn 轴心zhóu 土坯pī 正月zhèng 
    答案:A 
    解析: B. 河畔pàn C. 发酵jiào D.正月zhēng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寒冬腊月,买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对窗头案上着意欣赏一番 
    B. 与人间世事变幻、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的浩瀚大湖如今变成了茫茫沙海。 
    C. 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D. 少小观潮江海上,常常壮怀激烈,遐想着未来;晚岁观潮,则大多回头审视自己的七色人生,咀嚼着多歧的命运 
    答案:C 急功近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 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答案:D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这里形容画面各部分的配合显然不当。 
    A饶有兴味:很有兴味 
    B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C未可厚非: 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答案:D 
    解析: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达到66才可以浏览
    “中国史学家”“显示”“学术含量”搭配不当。应改为在“越来越显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前加“其作品” 
    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A. 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 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 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 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答案:B 
    解析:这里既考了“得体”也考了“连贯”。考虑是否符合语境,可以排除A,“他本人”“敝校”太过于书面化;考虑是否连贯,可以排除C 和D,C由“学校”到“本人”不合逻辑,D中由“他”个人到“全国人民”跳跃性太大,且与前面“校友”的交代无照应关系;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近在死海中发现了一种叫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对它的研究,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和癌症的秘密,也许还有助于解决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宇宙射线能穿透宇航员的身体,损伤人体细胞中的DNA,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DNA损伤也是生活中地球上的人类患各种癌症的原因之一。 
    嗜盐菌似乎是修复DNA损伤的高手。为了解其中的奥秘,马里兰大学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资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员用辐射轰击法破坏嗜盐菌的DNA,使其分裂成碎片,但穹们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将所有的染色体“召集”到一起,重新恢复正常功能。嗜盐菌为何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存能力?马里兰嗜盐菌研究项目主任乔斯林?迪鲁吉罗认为,根本的原因于嗜盐菌是在一个原本就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生存和进化的。死海海水的盐浓度是正常海水的5—10倍,多数海洋生命在死海里会很快死亡。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使有机体的细胞,特别是细胞中的DNA受损。在这种含盐量极高的极端环境中生存和进化,正是嗜盐菌能够承受辐射和其他恶劣环境的原因。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的照射下,多数微生物会全部死亡,但80%的嗜盐菌活了下来,且能继续正常生存和繁殖,研究人员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含有嗜盐菌细胞的海水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里,结果水分很快蒸发,留下的盐分形成了含有微量水分的结晶体,嗜盐菌细胞躲藏在这些像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盐的晶体里,能避免进一步的干燥缺水,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半休眠状态。如果盐的晶体有机会重新溶入有水环境中,嗜盐菌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修复由于缺水引起的DNA损伤,迅速恢复正常的生存活动。 
    嗜盐菌为何能在这一系列实验中存活下来?迪鲁吉罗研究小组和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用现代基因测试工具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受损的全过程,发现嗜盐菌在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和被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后,其整套“分子修复工具”都被激活了。所谓“分子修复工具”是一种叫做酶的蛋白质。嗜盐菌里有着一定数量承担修复工作并“随时待命”的酶,当受到致命剂量的辐射照射时,这些“埋伏”着的酶会很快出动,并DNA进行“抢救”,然后其他种类的酶继续其修复工作,并激活产生这些酶的基因。迪鲁吉罗研究小组还发现,在嗜盐菌2400个基因的基因组里包含了好几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嗜盐菌的这些DNA修复“工具”,有的其他动植物也有,有的则是细菌才有的,还有的是一种叫做archaea太古代微生物(嗜盐菌所属的种类)所特有的,嗜盐菌则拥有所有这些修复“工具”,此外,它还有几种别的物种所没有的新奇的DNA修复“工具”。所有这些DNA修复“工具”,对研究人类的DNA修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许能为增强人体修复DNA受损的自然能力开辟新的途径,并将极大地造福于太空旅行的宇航员,因为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许多修复蛋白质为真核细胞(包括你我在内的生命组成形式)中的修复蛋白质非常相似。 
    6.依据原文,不属于科学家们所做的嗜盐菌实验的一项 
    A.观察嗜盐菌在高盐浓度环境中是否具有承受强辐射的能力 
    B.观察嗜盐菌在其DNA被破坏之后能否重新恢复正常功能 
    C.观察嗜盐菌细胞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中是否能继续生存 
    D.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在受损过程以探索其被恢复的奥秘 
    答案A 
    解析:文中无此义,研究人员分别观察过嗜盐菌在高盐浓度环境中和强辐射条件下的生存情况。 
    7.下列关于“嗜盐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即使DNA被分裂成为碎片,嗜盐菌的染色体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召集”起来。 
    B.因为嗜盐菌原本就是在一个不适合于生命生存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和进化的,所以它具有极强的抗辐射能力。 
    C.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里,多数微生物包括部分嗜盐菌会死亡,但绝大部分的嗜盐菌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 
    D.嗜盐菌是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一种,它的许多修复蛋白质与人体真核细胞中的修复蛋白质非常想似。 
    答案C 
    解析:文中原句为,“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的照射下,多数微生物会全部死亡,但80%的嗜盐菌活了下来,且能继续正常生存和繁殖”。混淆了环境特点。 
    8、依据原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迪鲁吉罗研究小组与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受损的全过程,发现它有好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 
    B.在嗜盐菌中,“随时待命”以对受损的DNA进行“抢救”的酶,与继续进行修复工作的其他种类的酶,都属于“分子修复工具”。 
    C.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照射下,只有80%的嗜盐菌的整套“分子修复工具”被激活,它们会很快出动,对那些受到损伤的DNA进行“抢救” 
    D.在极端的干燥环境甚至真空环境中,嗜盐菌也能继续生存并正常繁殖,因为其承担修复工作并“随时待命”的酶会修复细胞中的DNA损伤。 
    答案:B 
    解析:A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受损的拿过程,发现的是“嗜盐菌在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和被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后,其整套分子修复工具‘都被激活了”。而不是“有好几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 
    C 应该是所有嗜盐菌的整套“分子修复工具”都被激活了,但80%的嗜盐菌活了下来。 
    D“继续生存并正常繁殖”有误。 
    9.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在强烈紫外线辐射下嗜盐菌的存活率达80%,因此在高盐浓度海水嗜盐菌的存活率也约为80%。 
    B.实验证明嗜盐菌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中仍能继续生存,可见嗜盐菌在完全无水的极端干燥环境中也可存活下来,或处于半体眠状态。 
    C.如能获取嗜盐菌特有的DNA修复“工具”并将其移植到人体中,那么人类也能在致命的紫外线照射下和极端干燥的真空环境里生存。 
    D.美国航空航天局之所以愿意资助嗜盐菌的研究项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它有助于解决宇航员因受宇宙射线伤害而引发各种疾病的难题。 
    答案D 
    解析:A中相似的结果是指“使有机体的细胞,特别是细胞中的DNA受损, 
    B文中的“嗜盐菌躲藏在这些像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盐的晶体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半休眠状态”,而这些晶体是“含有微量水分”,如果要恢复正常的生存活动,则要“盐的晶体有机会重新融入有水环境中”,所以推断错误。 
    C过于主观。文中是说“也许能为增强人体修复DNA受损的自然能力开辟新的途径。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1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桂椒之椟,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宋王与仇齐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害:妨害 
    B.其身体则可 体:实践 
    C.讴癸倡,行者止观 倡:倡导 
    D.王试度其功 度:衡量 
    答案:C 
    解析: 倡:通“唱”,唱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C.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 故燕王欲结于君 
    答案:A:之,前后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前“其”,第三人称代词,它的,它们的;后“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C前“则”表假设,那么;后“则”表转折,却 
    D前“于”连词,表比较;后“与”,介词,和,与。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在本文中阐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为“明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治国有“术”,而不在于事必躬亲。 
    B.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C.韩非子认为,君主“听言观行”,应注重其“功”“用”,而不应被事物的种种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实用的东西。 
    D.文中作者连用三个有关进言的事例说理,进言者有若的论“治”、田鸠的谈“文”和讴癸的说“讴”都极为生动。 
    答案:B 
    解析:“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不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身虽瘁臞,犹未有益 
    译文:自己即使憔悴、清瘦,还是没有益处。 
    解 析:三个计分点:“虽” “ 瘁臞”“犹未有益”,每个计1分。 
    评分细则:虽,译为“即使”,表让步,答成“即便”“就算”等相近表述,也给1分;答“虽然”,不给分。 
    “瘁”,憔悴;“臞”,消瘦。“瘁臞”两字均有“瘦”这层意思,答成“消瘦”“瘦弱”“枯瘦”等也给1分。 
    (2)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译文: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解 析:三个计分点:“从”“衣文”“媵”,第个计1分。 
    “从”有使动意味。如《鸿门宴》“从沛分百余骑来见项王”。 
    “衣文”,“衣”为动词,穿着;“文”,取其本义,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此处是指有花纹和图形的衣服,即华丽的衣服。 
    “媵”译为“陪嫁的侍妾”。如遗漏了“陪嫁的”这个消息,不给分;如答“妾”,也给1分。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知道它(良药)喝进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 
    解 析:三个计分点:“其”“入”“已己疾”,每个计1分。 
    “其”指示代词,代前文“良药”。 
    “入”,“喝下”之意。 
    “已己疾”,译为“使自己的病治好”。 
    14.原文说“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此”指什么?请联系上下文作答。(3分) 
    答:指墨子“若辩其辞” 
    解 析:这里考查的是代词“此”所代指的内容,结合上文“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加以概括可得。 
    评分细则:如仅答出“若辩其辞“,没有行为主体“墨子”,只给2分;如答“墨子之说”,则与标准答案相反,不给分; 
    考生如引用原文作答,以“若辩其辞”或“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作答,均给2分;如仅引用“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或“以文害用”,则给1分; 
    如果虽出现“若辩其辞”这个关键词,但还引用了“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或“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句作答,则只能给1分。 

    译文: 
    英明君主的治国原则,就像有若回答宓子时所说的那样,治国要有术。君主听取言论时,欣赏说话人的口才;君主观察行动时,赞赏他们的远离实际。所以群臣、士人、百姓讲话都深远阔大,行为也远离实际。 
    宓子贱治理单父这个地方,有若来拜见他,说:“您为什么瘦了?”宓子贱说:“国君不知道我没有才能,让我治理单父,政事紧急,心里忧虑,所以瘦了。”有若说:“从前虞舜弹奏五弦琴,歌唱《南风》之诗,天下就太平了。现在单父这样小,治理它还忧虑,治理天下将怎么样呢?所以掌握术来统治国家,身子坐在朝廷里,脸上有少女的红润气色,对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妨害;不掌握术而治理国家,即使身体劳累、消瘦,还是没有什么益处。” 
    楚五对田鸠说:“墨子,是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自实践是可行的,但是他的言论却多而不动听,这是为什么?”田鸠说:“从前秦伯把女儿嫁给晋国公子,让晋国修饰打扮他的女儿,随着陪嫁去的衣着华丽的女子有七十人。到了晋国,晋国人喜欢陪嫁的妾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儿。这可以说是善于嫁妾,不能说是关于嫁女。楚国有个人到郑国去卖珠子。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匣子又用肉桂和花椒熏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用玫瑰来装饰,积聚起绿色的翡翠。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珠子。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可以说是善于卖珠子。现在世上的言论,都说一些漂亮动听的话,君主只看到他的文辞华丽却忘记了它是否有用。墨子的学说,传播先生之道,论述圣人之言,以宣示人们。如果修饰他的言辞,担心人们就会流连于文采而忘记了它的价值,因为言辞而损害了实用。这和楚国人卖珠子,秦伯嫁女儿是同类的事,所以他的言论虽多却并不动听。 
    宋王和齐国作对,修筑武宫。一个名叫癸的歌手唱着歌,行人停下来观看,修筑的工人不知疲倦。宋王听说此事,就召见歌手癸并赏赐他。歌手癸回答说:“我的老师射稽唱得比我还好。”宋王召见射稽让他唱歌,行人不停步,修筑的人感到疲倦。宋王说:“行人不停步,修筑的人感到疲倦,射稽唱得不如你好,这是为什么呢?”歌手癸回答说:“您可以检查一下我们的功效。”癸唱歌时修筑的人只筑了四板,而射稽唱歌时却筑了八板;检查墙的坚度,癸唱歌时筑的墙能戳进去五寸,射稽唱歌时修筑墙能戳进去二寸。 
    良药苦口,可聪明的人都鼓励自己喝下去,知道喝下去以后自己的病能痊愈。忠言逆耳,可英明的君主却愿意听取,知道它可以达到功效。 

    四、古诗词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1分) 
    15.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1]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些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颔联:(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1)“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解 析:从内容、手法、语言三个方面分析。 
    评分细则:答到要点,分析合理,一个要点记1分,答对四个及四个以上记5分。只是摘引了诗中与要点相关的字词,没有分析或分析不合理,不记分。 
    答题不在参考答案之内的,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表述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得体,分析到位,结构完整,可酌情增加1分。 
    16.古诗文默写(6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 
    1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忆刘半农君 
    ①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②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③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 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 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④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 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⑤《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 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 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 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 胡,却亲近半农。 
    ⑥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 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⑦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 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⑧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 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 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⑨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 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2,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 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⑩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 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⑾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 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注:⑴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2)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17.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 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 
    答:(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解析: 
    【考查目标】这题考查的是“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能力层级为B级 
    【评分细则】“弄”“烂”的词义各占1分,“情感态度”占两分。 
    【解题思路】 
    主要是根据语境判断。 “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可推知“弄”是“写”“做”的意思,当然,也有“玩弄,游戏”的意思。“烂古文”,如“陈芝麻,烂谷子”之烂,是指“陈旧的”。 
    “烂古文”中“烂”除了解释为“旧”“腐朽”“过时”等也可以。答案第二小点只要答了表现了鲁迅对刘半农的批评的就给2分,答成与“批评”意思相近的“嘲讽”“不满”“反感”“厌恶”等也给2分。

    18.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分) 
    答:(1)鲁迅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2)鲁迅认为刘半家坦诚、真率,虽然浅,却浅得清澈。(3)鲁迅觉得,作为一个战士,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是前进中的浅。 
    解析: 
    【考查目标】这一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评分细则】第(3)小点主要包括两个要点:A、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B因为那是前进中的浅,两个小点各记1分。其余两点各记1分。 
    【解题思路】 
    其实,这一道题,又可以当作“信息筛选题”来做。找到文中第⑦段和第⑾段中的“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和“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加以整合即可。但要特别注意,如果把第①点“承认他有浅的一面”,答成“鲁迅对刘半农的‘浅’持赞扬(或肯定、欣赏)态度”则是错误的;第③点的第2小点答成“那是他作为一个战士的浅”等相近意思的可给分。 
    19.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4分) 
    答:(1)刘半家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2)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3)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4)“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是两个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解析: 
    【考查目标】这题考查的是“筛选和整合信息”这个考点,能力层级为C级 
    【评分细则】4点,每点记1分。要点②中前后两层意思答对其中一层或两层都只给1分。 
    【解题思路】信息筛选题的步骤为: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域,筛选要点,——整合信息——分点作答。 
    20.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5分) 
    答:(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3)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解析: 
    【考查目标】“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表面看似是一个“含义题”,其实是一个“主旨题”。 
    【评分细则】要点①中前后每层意思各1分。其余各点,每点记1分。 
    【解题思路】 
    1、抓句子中关键词,应该找重点抓“朋友”,其次抓“憎恶”。 
    2、根据题目提示“联系最后一段”, 从“我爱十年前的半农, 而憎恶他的近几年。”可得出第①点:这憎恶是“从‘朋友的立场’的‘爱’与‘关切’;从“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可得出第②点:这憎恶中含有鲁迅对刘半农的“要求”与“希望”;从“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可得出第③点,这“憎恶”是为了“肯定”刘半农的战绩。 
    3、找出答题关键词后,适当完善,加以表述。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1、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文章既表现了刘半农“五四”时期的战士形象,也表现了他在“五四”退潮后的落伍与保守;既表现了间半水水的活泼、勇敢、忠厚、易于亲近等优良品质,也表现了刘半农的浅、草率、无谋等不足。 
    2、抓住人物性格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如抓住刘半农活泼、勇敢、忠厚等性格特点,先用“答王敬轩的双鐄信”“要来看我”等有代表性的事件描写人物,通过刘半农在“五四”时期与“五四”退潮以后的不同表现,鲁迅与“那些人们”对于刘半农的“浅”的不同看法等,在对比中表现人物。 
    3、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如用“武库”作比,以陈独秀等人来衬托刘半农的无“武库”,突出其没有城府,容易亲近的特点。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比喻、对比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文章多处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时间线索十分明显。在叙述之中,文章紧紧扣住作者“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文章第一段“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紧扣标题;接下一段,“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衔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致辞如些。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现而自然。 
    ③前后呼应。本文末段与开头互相呼应,各个部分在内容上也呈响应之态。如前面谈到刘半农活泼、勇敢,是一个战士,后面行文中多次照应这一点,并在结尾呼应。前面谈到刘半农的“浅”,后面则指出,作为战士,刘半农即使“浅”,“却于中国更为有益”,等等。 
    评分细则: 
    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13分-14分) 能根据所选定的赏析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述、分析与评价,紧扣要点,意思完整,语句通畅,书写规范。 
    二类卷(9分-12分) 能根据所选定的赏析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叙述与分析或评价,扣住要点,意思明确,语句通顺,书写清楚。 
    三类卷(5分-8分) 能根据所选定的赏析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叙述与分析,基本扣住要点,意思大体明确,语句基本通顺,书写能够辨认。 
    四类卷(1分-4分) 属于下列情形中的任意一种的: 
    1、 赏析角度不明确的; 2、脱离文章内容的; 
    2、 摘抄原文而无评析的; 4、不知所云的; 
    5、篇幅不足100字的; 6、书写不能辩论的。 
    范文: 
    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鲁迅的《忆刘半农君》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活泼、近于草率、勇敢的老朋友形象,而文中的表现艺术颇具一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对比”出“真人”。文章第5段拿陈独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的锋芒对比出半农的“不觉其有”武库的锋芒不露,拿胡适之的“内无武器,请勿疑虑”对比出半农的让人“亲近”。从而突出地表现了半农憨厚可亲、自然的性格。 
    二、“比喻”显“真身”。对于半农的浅,作者认为是“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这句巧妙的比喻既明确表现出作者的态度,也表现出半农虽浅却涤,“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的人物特征。 
    本文的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别具一格,独出心裁,对比、比喻的运用恰到好处,为刻画人物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评语]:本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能紧扣要点赏析,概括准确、鲜明,分析恰当,表现了较好的鉴赏能力;语言简练,书写规范。拟评为一类卷记13分。

    七、写作(60分) 
    22.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1、要加强审题意识。不能随意地对标题作个性化的理解。要弄清“诗意”与“非诗意”、“诗意地生活”与“诗意的生活”之间的区别;不能牵强地将“意志和气概”“责任”“美丽”等理解为诗意,也不能狭窄地将“诗意”理解为“闲适”、“舒服”或“美丽的哀愁”;也不能将“诗意”的生活片段加以罗列,要注意标题的动态性。 
    2、要注意要求中的“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不能一味地写历史或文学人物,要对现实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观察与体悟。 
    3、如果写成议论文,一定要有明确的观点,围绕观点,集中一点,分层深入地论证。 
    4、语言方面。将准确与简洁放在首要地们,不要为了追求华丽的文风,写些意思空洞、混乱的排比句和对偶句。

    范文: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风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时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干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评语:
    这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议论文。立意不凡,结构严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诗意地生活,是在纷繁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紧扣“理想”“奋斗”“收获”,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暗合,难能可贵的是在行文中始终紧扣住“诗意地生活”,如“若无理想,……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阐述了“诗意地生活”的深刻内涵。文笔流畅,巧妙引用、化用诗句,综合运用多种句式,整篇文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精彩分类
互动交流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辽ICP备08005471号 

友情链接:辽宁省实验中学